「发生地震」英文怎么说

首先来看看「发生地震」英文要怎么表达。某地有地震除了可以直接用occur(发生)以外,新闻英语也常用strike, hit(袭击)或shake, rattle(摇撼)等表达。例如:

The magnitude 9.5 earthquake that rattled the coast of southern Chile in 1960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ever recorded.
1960 年智利南部海岸发生的9.5 级地震是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地震。

 

用来形容地震的英文字汇

强震除了可以用strong或powerful来形容,新闻媒体也常以massive, devastating, destructive, deadly, catastrophic等形容词来说明该地震威力强大,极具破坏性。例如:

After the deadly earthquake, rescuers raced against time in search for survivors.
在这场致命的强震之后,搜救人员分秒必争的寻找幸存者。

 

中外乡民对地震的反应

台湾地震后没几天纽泽西附近也发生了地震,连纽约都明显感觉得到。

Many New Yorkers were woken up by an earthquake on Friday morning.
许多纽约人在这礼拜五的早上被地震摇醒。

虽然这个地震规模仅有4.8级,但是由于美东很少有地震,当时社群网站及论坛纷纷出现以下的留言:

Is it just me or was that an earthquake?
是只有我觉得吗?还是有地震?

Did we just have an earthquake in New York?
刚刚是不是地震了?

 

「地震震度」与「地震规模」的英文

震度与规模其实意思大不同喔。所谓地震规模(magnitude)指的是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台湾采用的是芮氏规模,英文是Richter magnitude scale,是由一位名为芮克特的美国物理学家所发明。

而震度(intensity)指的是地震时地面的摇晃程度。用来表示人所感受到振动的激烈程度。台湾用的震度分级是由气象署所制定的CWASIS (The Central Weather Administration Seismic Intensity Scale),分为0级、1级、2级、3级、4级、5弱、5强、6弱、6强、7级,共10个等级。

 

「前震」、「主震」、「余震」的英文

前震(foreshock)、主震(mainshock)、余震(aftershock)…这些字的英文都有同样的字元shock表示「震动」。在前面加上表示「前」 fore-,「主要」main- 或「后」的字首after-代表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吧。

The minor tremor felt earlier turned out to be a foreshock of the earthquake that followed.
先前感觉到的小震动被证实了是随后发生的地震的前震。

💡注:tremor也有地震的意思,常用来指规模较小的地震,包括前震或余震。

 

余震震不停的英文

频繁的余震是否还是让你有点焦虑呢?叙述余震不断可以用以下的说法:

I have been sleep-deprived due to continuous aftershocks.
因为余震震不停,最近我都睡眠不足。

As the aftershocks kept coming during the night, many residents resorted to sleeping in their cars.
整晚余震不断,许多居民只好睡在车里。

 

「震央」、「震源」和「地震深度」的英文

地震报导时一定会提到的「震央」、「震源」和「地震深度」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连?英文又该怎么说呢?

「震源」的正式英文说法是hypocenter,指地底由于岩层错动而引发地震的起始点。「震央」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也就是震源垂直向上到地面上的位置。正式的英文说法是epicenter。这两个字在英文中都是专业用语,一般人不常使用,通常只会说An earthquake occurred off the coast of Hualien County来表示地震发生地点是在花莲外海。

而「地震深度(earthquake depth)」指的是震央与震源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类型:

  1. 极浅层地震(very shallow earthquakes):震源深度为0至30公里。

  2. 浅层地震(shallow earthquakes):震源深度为30至70公里。

  3. 中层地震(intermediate earthquakes):震源深度为70至300公里。

  4. 深层地震(deep earthquakes):震源深度为300至700公里。

Seismic waves attenuate as they move away from the earthquake source, so the vibration of shallow earthquakes can be felt more than that of deep earthquakes.
地震波会随著远离震源而衰减,因此浅层地震的振动会比深层地震更容易感觉得到。

💡注:seismic为形容词,表示「地震的」,用来形容与地震有关或由地震引发的事物。例如震波seismic wave、地震带seismic belt等。

 

「等同于几颗原子弹」的英文

其实将地震的能量换算成原子弹的说法是从地震中心的前主任郭铠纹主任开始的。会这样比喻是因为希望让一般民众对于一次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有更具象的了解,现在外国媒体报导台湾地震时也常会引用。

According to experts, the earthquake had an energy equivalent to 32 atomic bombs.
专家指出这次的地震的能量相当于32颗原子弹。

 

「海啸」的英文

地震已经够可怕了,但是你一定会同意比地震更可怕的是地震加上海啸。「海啸」的英文是tsunami,你看出来了吗?这个字其实是来自日文,属于英文中的外来语。

Earthquakes of this magnitude are likely to trigger a tsunami, but officials said there is no imminent danger.
这种规模的地震有可能会引发海啸,但官方表示目前没有海啸的危险。

虽然地震及海啸无法预防,但是我们能做的是做好紧急避难的准备。最近讨论度很高的地震包,你知道该怎么说吗?

 

「地震包」的英文

「地震包」可以说成earthquake emergency kit或earthquake survival kit。国外常见的grab-and-go bag则泛指紧急避难包,标榜可以拿了就走。

Ideally, an earthquake emergency kit should include water, food, extra clothing or blanket, a first-aid kit, a flashlight, some cash, ID, and a whistle.
地震包里最好可以含有水、食物、额外的衣服或毯子、急救箱、手电筒、一些现金、身分证件和口哨。

托福及雅思等留学考试经常出现许多跨领域的学术文章,熟悉跨学科的英文单字可以帮助提升阅读速度,让你在做题时事半功倍。

 

其他地震相关英文

地质学 geology
地震学 seismology
地震学家 seismologist
板块(构造) tectonic plate
板块运动 tectonic plate motion
板块碰撞 tectonic plate collision
隐没带 subduction zone
地壳 crust
断层 fault
海沟 trench

学习时事英文的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形成看待事物的观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不需透过翻译转载便能在第一时间第一手掌握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大小事。定期阅读巨匠美语的英语部落格,加入我们的新闻英文课程、深度美语研讨课程,您不再只有成为专才、通才的选项,而可以朝向拥有核心专业又对其它领域广泛涉猎的复合型的全才迈进!